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连载九益肾

第二章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诊疗概要

第二节风湿病常见症状

二、风湿病其他常见症状6

皮肤硬化

皮肤硬化是指皮肤变硬,不能捏起,皮肤皱纹变浅或消失的一种症状。皮肤硬化轻者可于四肢见点片状硬化,重者四肢、躯干、面部呈弥漫性硬化,皮肤坚硬,表面有蜡样光泽,不能捏起,面无表情,张口不利等。本症属于中医皮痹,主要见于西医诊断的硬皮病,初期呈实质性水肿,颜色为正常皮色或苍白色,经数周即进入硬化期,颜色亦随之加深,呈棕色或棕褐色,甚至黑色。病因病机主要有外邪痹肌、痰阻血瘀、气血不足、脾肾阳虚所致。

1.湿热痹阻

临床表现:皮肤紧张而肿,肤色略红或紫红,触之微热,身热口渴。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症状分析:素体阳虚,外感寒湿,邪从热化,或湿热侵袭皮肤,邪阻皮肤,气血瘀滞,故皮肤紧张而肿热。肤色紫红为郁热之征象;热邪入里故发热;热伤津液故口渴。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为湿热之表现。

2.痰阻血瘀

临床表现:皮肤坚硬如革,不能捏起,肤色暗滞,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苔厚,脉滑或细涩。

症状分析:痰阻血瘀,凝结皮肤、皮肤失去柔和之性故坚硬如革,捏之不起;肤色暗滞、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苔厚,脉滑或细涩为痰阻血瘀之征象。

3.气血不足

临床表现:皮肤紧硬,肤色淡黄,局部毛发脱落、稀疏,皮肤萎缩而变薄,肌肉削瘦,周身乏力,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沉细无力。

症状分析:气血亏虚,皮肤失荣,故皮肤紧硬,皮肤萎缩,肤色淡黄;发为血之余,血虚不荣则见毛发稀疏脱落;周身乏力、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唇舌色淡,脉沉细无力等是气血不足之全身症状。

4.脾肾阳虚

临床表现:皮肤紧硬,皮薄如纸,肌肉削瘦,肤冷肢寒,面色苍白,精神疲惫,腰膝酸软,腹痛泄泻。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

症状分析:阳虚寒凝,气血不行,皮肤不荣,故皮肤紧硬;阳虚不能温养四肢、头面,故肤冷肢寒,面色恍白;精神疲惫、腰膝酸软、腹痛泄泻,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是脾肾阳虚的全身表现和征象。

7

皮肤红斑

皮肤红斑是指皮肤出现红色的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态斑样改变的—种症状。红斑的大小不一,一般为1.0~3.0cm之间。红斑的形态有多种。如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蝶形红班、盘状红斑、多形性红斑。皮肤红斑多发生于四肢、胸部以及面部,本症主要见于风湿热痹、脉痹,风湿热、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白塞病、结节病可见此类症状。此症的主要病因病机为风热外侵、热邪入营、热郁血脉等。

风湿病中环形红斑与病情轻重亦颇有关系。如环形红斑数量多者,表示邪热湿毒壅盛,少者则系病邪较轻。

1.风热外侵

临床表现:皮肤多见环形红斑,红斑持续时间短,或时隐时现,消失后不留痕迹,伴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发热,咽痛,口渴,汗出。舌红,苔黄,脉数。

症状分析:风湿热邪外袭,伤及脉络,发于皮肤,故可见红斑;风性善行数变,故红斑时隐时现,持续时日短,关节疼痛无定处;发热咽痛、口渴、汗出、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风热外侵的全身表现。

2.热邪入营

临床表现:皮肤圆形红斑,或呈蝶形红斑、多形性红斑,身热较重或夜甚,心烦不寐,口渴不欲饮。舌质红绛,脉数。

症状分析:邪热入营,热邪内迫营血,发于肌肤,则见红斑;热邪内盛故见身热;营热蒸腾,故口干反不欲渴饮;营气通于心,邪热入营,心神被扰,则见心烦不寐。舌红绛、脉数为热邪入营之征。

3.热郁血脉

临床表现:皮肤红斑,多见结节性红斑,红斑按之硬,有压痛,边缘清楚,消退后皮肤颜色转暗,常反复发作,亦可多年不愈,常兼关节疼痛、发热、乏力等症。舌质红,脉数。

症状分析:热伤血脉,血行瘀滞,壅结于肌肤,发为红斑,红斑结硬;热邪痹阻经脉,关节血行不畅,故见关节疼痛;邪热伤气故乏力。发热、舌质红、脉数为热郁血脉之征。

8

皮下结节

皮下结节是在患者皮下出现的小的硬结。皮下结节多发生在关节隆突部位,如上肢肘关节鹰嘴部、腕部、下肢的踝部及手背、足弓等部位。其大小不一,小者仅有小米粒样大小,大者如大枣样大,皮下结节可附着在肌腱、骨膜上,可有轻度压痛,皮下结节—旦出现则不易消除。其病因病机主要有湿热痹阻、寒湿痹阻以及痰瘀互结。皮下结节多见于湿热痹、寒湿痹、顽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等可见此类症状。

风湿病皮下结节的出现是邪气盛的表现,与病情轻重也颇有关系,此种结节凡存在时间短者,多表示邪毒尚轻,存留时间较久者,则为邪毒炽盛的象征。结合临床来看,皮下结节的出现常为风湿严重活动的表现,不及时控制,往往造成邪毒内陷而损及心脏的严重后果。

1.湿热痹阻

临床表现:皮下结节,或伴关节疼痛、肿胀而热,或见全身发热,口渴,汗出,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症状分析:湿热痹阻,湿热互结,郁结皮下,形成结节;湿热阻于经络关节,故关节肿痛或兼红热;身发热,口渴,汗出,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为湿热之征象。

2.寒湿痹阻

临床表现:皮下结节,关节冷痛、肿胀,遇寒加重,遇热减轻,肢体恶寒,舌淡苔白,脉弦紧。

症状分析:寒湿痹阻,寒湿互结,郁结皮下,,形成结节;寒湿阻于经络关节,故关节冷痛肿胀;寒湿伤阳,故肢冷恶寒;舌淡苔白、脉弦紧为寒湿之证象。

3.痰瘀互结

临床表现:皮下结节日久,关节疼痛肿胀,甚则关节僵直、畸形,或见皮肤少泽、色暗。舌质暗,苔厚,脉滑或细涩。

症状分析:湿热或寒湿等邪气痹阻日久,气血、津液运行被阻,瘀血痰浊形成,互结于皮下而成结节;痰瘀痹于关节日久,故可见关节僵直、畸形;痰瘀互结,气血瘀阻,皮肤不荣,故可见皮肤少泽或色暗;舌质暗,苔厚,脉滑细涩为痰瘀之证。

9

口眼干燥

口眼干燥是风湿病中常见的症状,以口干少津、目干少泪为主要表现,口干、眼干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存在。口眼干燥常见燥热伤阴、阴虚火旺、湿热内阻证。干燥综合征及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病继发的干燥综合征常见此症。

1.燥热伤阴

临床表现:口干少津,目干少泪,或见咽干鼻干,干咳少痰,发热,关节疼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细或细数。

症状分析:燥热伤津,津液不足,津不上承,口、咽、鼻诸窍失于濡润,故见口干少津、眼干少泪及咽干、鼻干等症;燥热伤肺,故见干咳少痰;热为阳邪,阳邪内盛,故见发热;热伤津液,关节失荣,故见关节疼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或有剥脱、脉弦细或细数为燥热伤阴之征。

2.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口干少津,眼干少泪,眼干涩,甚则视物模糊,咽干口疮,手足心热,心烦不寐,或有潮热盗汗,耳鸣眩晕,腰膝酸软。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有剥脱、甚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症状分析:肝肾阴虚,阴液不足,口眼失于濡润,故见口干少津,眼干少泪、眼干涩、甚则视物模糊;阴液不足,虚热上扰,故见咽干口疮,耳鸣眩晕;虚火扰心,神不守舍,故见心烦不寐;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均为阴虚火旺所致;腰为肾之府,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肝肾阴虚,腰膝失荣,故见腰膝酸软。舌质红或有裂痕、苔少或有剥脱、甚或光剥无苔,脉细数,均属阴虚之象。

3.湿热内阻

临床表现:口眼干燥,口黏不爽,口干不欲饮,关节肿痛,脘腹痞满,纳谷不馨,舌质红,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脉滑数。

症状分析:湿热内阻、津不上承,故见口眼干燥,口黏不爽,口干不欲饮;湿热中阻,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故见脘腹痞满,纳谷不馨;湿热痹阻经络关节,故见关节肿痛;舌质红,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脉滑数系湿热之征。

10

脱发

脱发是指头发脱落较正常情况增多的一种临床表现。风湿病中出现的脱发的病机主要有血热内蕴、精血亏虚、瘀血阻络等。脱发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和严重贫血时。

1.血热内蕴脱发

临床表现:头发脱落,毛发稀疏,或伴有皮肤斑疹,心烦不寐。舌红,苔薄黄,脉数。

症状分析:发为血之余,热扰血分,故见头发脱落、稀疏;血热内蕴,发于皮肤,故见皮疹;心主血、藏神,热入血分,心神被扰,故见心烦不寐。舌红、苔薄黄、脉数系血热内蕴之征象。

2.精血亏虚脱发

临床表现:头发脱落,甚或眉毛、腋毛等体毛亦有脱落,伴见精神疲惫,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心悸不寐,腰膝酸软,妇女月经量少,甚或闭经。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无力。

症状分析:肾主藏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精血不足,毛发失荣,故见毛发脱落;心主血,其华在面,血虚不荣,故见面色不华;精血不足,清窍失养,故见精神疲惫、头晕目眩;心主血、藏神,血虚,心神失养,心不藏神,故见心悸不寐;肾精不足、腰膝失荣,故见腰膝酸软;血虚,冲脉空虚,故见女子月经量少甚或闭经。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无力是经血亏虚之征。

3.瘀血阻络脱发

临床表现:头发脱落,头发稀疏,伴有头痛、胸痛、关节疼痛,皮肤粗糙甚至甲错。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脉细或细涩。

症状分析:瘀血阻络、血脉不畅,毛发不荣,故见头发脱落;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头痛、胸痛、关节疼痛;瘀血阻滞,经脉不畅,皮肤失荣,故见皮肤粗糙甚或甲错。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脉细或细涩为瘀血阻滞之征象。

未完待续

(本篇文章出自朱婉华院长主编《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团队整理上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qc/697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