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实验减法护肤与幽光实验

上个月下旬开始做了两个生活小实验,现在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感觉还挺好的。

第一个实验是减法护肤。一天中午看了《减法护肤》这本书,之前也听过相关的理念,但一直没有付诸实施。不知为何,那个当下很果断地说做就做了。第一件事便是把闲置的护肤品挂在了学院的跳蚤群里,没一会儿,就出手了三件物件。虽然还有东西没有卖完,但这个举动就宣告了我不再使用任何护肤品,并且只用清水洗脸。

起初挺不习惯的,老是觉得脸没用洗面奶就很脏,而且会明显感觉到脸很粗糙,也有脱皮的现象。慢慢的,也就不当回事了。虽然每周二还是会用洗面奶或者肥皂泡洗一次脸,但平时都是清水。对于脸上的脱皮,也是顺其自然,不管了。

《减法护肤》里面提到,如果脸比较干,可以使用凡士林。但只需要弄一颗绿豆大小,弄开后,贴敷在皮肤干燥处即可。我不处理只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皮肤的一个自然反应,我不想干涉。最开始会挺严重的,现在过了快一个月,脸上的脱皮已经很少了。

说真的,现在的皮肤状态跟我用的护肤品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跟变化。据说,用护肤品之后,脸会形成自己的一个保护机制,会变得更加健康。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看到自己眼角的皱纹开始泛出,当时很是心惊,赶忙就买了眼霜,但也只是偶尔用用。然后一大堆的宣传语说,40岁之后的皮肤都是靠现在养出来的,似乎皮肤也是一项投资,再不抓紧,你就得错失良机了。人们都害怕变老,害怕脸上长皱纹,这便是护肤宣传语背后的心理机制。出于恐惧以及对恐惧的逃避,人们可以不惜一切成本与代价,何况只是区区几瓶精华乳液呢。

我选择不再用护肤品,一则我不害怕变老,也不再厌恶我眼角的皱纹,毕竟我想要在我的脸上留下生命与成长的印迹;二则我相信自然的机制,我相信我们皮肤有着自己的一套机理,它懂得自我保护,也懂得自我调整,不需要人为过多的干涉。

在现代这个社会,人真的是做得太多了。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而现代社会真的是太多人的妄为与滥为了。孔子说过犹不及,确然如此。不是说奋斗、努力、忙碌这样一些积极的姿态就是好的,如果行为的动机与方向都是错的,那它本身不仅无意义,无价值,甚至还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我的另一个实验是幽光实验,这来自于张晓风老师的一篇散文。现在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我的第一件事不是开灯,而是放书包。然后我会打开我自己的一个小灯,不再开宿舍天花板的大灯。人真的是恐惧黑暗的吧,而现在无处不在的照明已经让我们很难体验黑暗了。

起初我有点不适应,毕竟我的小灯只能照亮桌子那一块区域,一旦我去宿舍其他地方,我就得面对黑暗。现在倒觉得挺自如与自在的了。

我这样做,一则可以享受黑暗,享受自然赐予的黑暗,不用全然地活在人造的白天里,二则也可以节省一些能源。我不知道地球还有多少资源可供人类去挥霍,我想应该不多了。但似乎大家都活在目光短浅的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

有时候看着图书馆里白天那一盏盏亮着的灯,我真的挺心疼这虚耗的资源的。其实根本没必要的。但是当所有人都习惯浪费的时候,我们根本觉察不到这样的行为有多不好。

现在越来越觉得,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是该做的,这些到底有多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ys/699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