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科学传播高墙,皮肤科医生与KOL共创

为科学传播保驾护航。

来源

聚美丽作者

谢耳朵

年至今,若要谈及行业内的大事件,骆王宇的油橄榄事件必然榜上有名(详情)。

这已经不是骆王宇第一次翻车了,从国产防晒到晚安粉、淡斑,过去一年骆王宇作为美垂头部的专业性在不断受到质疑。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很多其他头部及中腰部的红人身上。

红人在未来数年仍然会是行业的主流角色,在品牌新品宣发、销售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像李佳琦这样能给行业带来巨大变量的超头,也很难再诞生第二个。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随着红人内容竞争加剧,消费者对产品内容专业需求的持续上升,红人自身的能力与专业水平有限,他们也面临增长乏力和内容翻车的风险。

在如今的竞争生态里,红人要想继续在化妆品行业深耕,至少要把自己先变成“半个专家”,要对这个行业真正的逻辑、行业基础的信息有所了解,尝试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里。

为此,《中国皮肤科学百人论坛》及聚美丽特地成立了新媒体学组,由皮肤科专家、教授及美妆KOL组成,一同共创科学传播内容,助力红人将专业内容转化成用户听得懂的语言,更科学严谨地传播出去。

在此背景下,4月7日在杭州西溪书院,新媒体学组组织了首场线下活动,邀请一众皮肤学专家与教授以及专业KOL们共聚一堂,进行深度的皮肤科学内容培训、探讨与内容共创。

打造专业科普书,为传播内容保驾护航

科普的官方定义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是一种社会教育。

“加强科普已被列为国家战略了。”在开场致词中,皮肤健康新媒体学组组长,即海军医院原皮肤科主任温海教授反复强调了科学传播的重要性,“今天在场的各位博主粉丝数都是几十上百万的,加起来估计都有上千万,相当于我们国家一个大中型城市的人口数量,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诸位的科普任务也很重。”

“我们做这个行业的都知道,很多人每天照镜子发现自己长斑、长皱纹、变老了,想要延缓衰老;有的人发现自己脸上长痘,想要快速祛痘、解决痘疤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座的人要传递的知识。那如何向这么庞大的人群,传递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严谨的皮肤健康和美的知识,就是我们新媒体学组想要做的事。”

据温海教授介绍,皮肤新媒体学组涵盖了40多位皮肤科医生,+美垂博主,旗下分为防晒专题小组、抗衰老专题小组、痤疮专题小组、屏障修复及健康专题小组。

“我们会根据不同专题小组的方向,研究出一套科普基础教材,让大家可以以这套科普教材为依据,这样未来做内容时就不容易翻车、被粉丝质疑;同时在座的KOL也作为教员可以去培训更多的人,把科普的工作真正做好、做广。”

聚美丽创始合伙人兼CEO许文君则对新媒体学组的具体事项进行了更详细的介绍,她表示:“我长期跟在教授身边学习,所以非常清楚教授们能够挤出这些时间真的非常不容易。他们要门诊、手术、做研究、写论文、还要带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能够挤出时间跟大家一起做科普内容,真的是需要很大的情怀。”

“而我们这些人聚在一起第一个目标就是做科普书,这个科普书的内容会包括皮肤机理问题。以痤疮为例,痤疮的分类、各类痤疮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案、以及日常生活习惯和治疗、护肤的解决方案等等都会涉及在内。”

据悉,新媒体学组将会组织一个专业编委会,由几位教授牵头做主编和总编,并邀请各类不同学科的顶级专家和有文字撰写能力的KOL一同参与编写,以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普适性。

同时书籍里最后会有知识小问答的部分,会收集粉丝们日常常见的问题进行专业解答,也会邀请那些与粉丝深度交流的KOL加入共同创作这部分内容,所有有过内容贡献的人都会进行署名。

除此之外,新媒体学组还会做视频内容的科普共创合集。去年由许文君主持对话的美妆行业深度访谈栏目《文君下午茶》,就与

勇仔leo、

哈佛一哥Dr.jeff做过合集。

“那期内容我们没有做过任何推流,但播放量在w以上,而且用户口碑也非常不错,兼顾了专业性、趣味度和传播性,希望未来我们学术圈和传播圈也能够研究出更多这样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双方之间的深度交流,新媒体学组还会建立一个专家咨询群,供红人天沟通和咨询;同时也会组织行业级的专家会议,表彰有科学精神的KOL;此外,学组还会邀请在这过程中被专家团认可的KOL,成为《中国皮肤科学百人论坛》新媒体学组行业专家评审团的成员,参与行业级活动的评审工作。

痤疮、抗衰老、敏感皮肤专题分享,三位教授在线答疑解惑

随后,活动邀请了痤疮(青春痘)、抗衰老、屏障修复及健康三个专题小组的组长进行了专业分享,并针对红人在科学传播时遇到的疑问进行了一一解答。

痤疮(青春痘)专题小组带头人,即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痤疮x学组组长鞠强,从痤疮的定义与发生、痤疮的多种诱发因素、痤疮的分类、痤疮患者的自我管理等方向对“痤疮(青春痘)”进行了详细分享。

“痤疮(青春痘)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雄激素作用下的皮脂腺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增殖以及炎症免疫反应。”

“虽然痤疮(青春痘)主要发生于13-25岁期间,但是根据研究发现,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在某个时间段都会有痤疮发生。”

随后,鞠强从“长了痘痘如何科学的吃?”“痘痘能去挤压吗?”“戴口罩能加重痘痘吗?”“长了痘痘还能化妆吗?”“长痘痘可以使用功效性护肤品吗?”“遗留了痘印和瘢痕怎么办?”等等一系列备受消费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wh/69977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