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四十,什么都开始耷拉看萧芳芳在柴米油

“女人过了40岁,什么东西都往下耷拉。”这句听起来通俗易懂的话,竟然是萧芳芳在领取金马奖时的感言。

一句话惹得台下一片哗然,欢笑连连。

年的金马奖,萧芳芳上台领奖时,黑色披肩滑落。主持人张国荣为她披上衣服,并礼貌地亲吻了她,萧芳芳嫣然一笑,说了文章开篇时那句话。

她凭借《女人四十》这部听起来平平无奇的电影,不仅拿到了年的金马奖,还获得了张国荣的亲吻。

更因为她随着年纪愈发风韵的气质、娴熟的演技以及直言不讳的直爽,就这样携带着这部影片,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01

《女人四十》,乍一听,只感觉一地鸡毛般地零碎。

影片开始也是这样展现出来的。

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明?在中年女人阿娥这里可不存在的。买鱼要买新鲜活鱼刚刚翻白的,这样才经济划算。

气定神闲地花小钱买好鱼,留下一脸错愕的卖鱼人。

回到家熟练地拾掇完毕,把鱼头和尾相拼接,成了一盘菜。留下鱼肚,那是另一道菜了,这样就能省下一顿饭钱。

精打细算,岂止生活。

阿娥是一家卫生纸公司的业务主管,工作中也不免如此,用以维持公司的运营。

如果说每一个锱铢必较的女人后面,几乎必然有一位唯唯诺诺的男人。

丈夫阿炳就是阿娥“背后的男人”,在驾校工作,老实沉闷。

说是公婆即将来到这个小家,为了给阿娥庆祝40岁生日。

想到脾气火爆的公公,阿娥才拿出了整条鱼。

虽然有一位不苟言笑的公公,但好在婆婆是体贴她的。

02

不仅家庭关系紧张,事业也进展得不顺利。阿娥的处境,真的很写实大部分中年妇女的生活。

公司新来了一位员工,比阿娥年轻有朝气,就连名字都能甩阿娥几条街,她叫“伊莎贝拉·欧”,我们简称她欧姑娘吧。

本以为是个漂亮的“花瓶”,来公司镀金一下就会走人。

没有想到,欧姑娘不仅年轻貌美,还很有业务头脑,在那个年代就能够熟练操作电脑。

而阿娥,还是秉承的原来的工作思路,一笔一划地认认真真记账,按部就班却也有条不紊。

生活中的她,不会错过每一次的打折活动、更不想错过难得的休闲时光打麻将。

尽管,有时会遇见公公的阻止,阿娥会像被教导主任抓住的逃课小孩一样,灰溜溜地回家。

比起那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大家闺秀,生活早已经把阿娥磨炼地醇熟掌握各项繁琐家务。

她能提得动促销的两袋米,还不忘带回公公爱吃的面包。

一边玩游戏一边向阿娥抱怨自己妻子的公公,此时并不知道,老伴已经意外去世。

而阿娥,也失去了疼爱她的婆婆。

葬礼上,久未谋面的夫家人到场:精明的二弟和弟媳,风雨中奔波赶回来的远嫁三妹,一进门就歇斯底里地哭。

阿娥公公竟然丝毫没有失去老伴的悲伤,也没有招呼从远方回家的女儿。

他竟称呼自己的女儿是“大婶”,还念念有词:“我的女儿年轻又漂亮,哪像你老得满脸皱纹。”

03

正应了那句俗语:“屋漏偏逢连夜雨”。

婆婆去世,公公得了老年痴呆症,而家里一向翁媳不和,糊涂后的公公,不记得家里任何人,却只记得阿娥。

阿娥也困惑不已,但无奈公公只赖上了自己。

坚强如阿娥,也放声大哭了起来。婆婆走了,连个能说话的人也没有;繁琐的家务,工作的烦心,再想想患病的公公。

前路漫漫,只见困顿,不见曙光。

哭完擦干眼泪,生活还要继续。

公公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端着米饭要去天台喂鸽子,可天台哪里有鸽子;三妹夺过他手里的饭碗,还没有放好,发现老爷子已经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被司机破口大骂;一会儿,又把香皂夹在面包片中,狼吞虎咽起来……

尖酸刻薄的二弟和弟媳,借口要上班,无暇照顾老人。

阿炳一家自然只能人善被人欺,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因为善良的阿炳也不放心把父亲交给他们。

父亲痴呆,兄弟不和,儿子也尚未成事。阿娥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她遇到工作的瓶颈期,那个“花瓶”欧姑娘,不仅能熟练操作电脑,还教会了同事,赢得了好人缘,取代了阿娥曾经的不可或缺。

老公阿炳是个驾校教练,因为生活得不顺心,难免带着情绪上班,带动着学员每次练车也有种同归于尽的冲动感。

白天忙工作,晚上忙老人,这对夫妻忙得团团转。

带着去看了医生,也曾试图送公公去养老院、老人康复中心,但似乎都不能解决现在面临的困难。

公公不能很好地适应在家以外的生活环境,不断闯祸:说养老院的老太太是丑八怪,练习修身静心的毛笔字,他却白纸黑字写着大大的“不服”!

一家人也会时常来看看老爷子,带着到外面的餐馆吃饭,没有想到老爷子也有崇拜者,原来,他年轻时曾是店老板的长官。从老板对他毕恭毕敬的态度,不难看出老爷子年轻时的优秀,以及在店老板滔滔不绝地阐述中得知,老爷子曾是英勇的抗战英雄。

哪怕,现在的他已经风采不再,痴呆憨傻。

04

儿子由于失恋,不小心弄丢了老爷子,阿娥只好耽误出差去寻找,还好在夜晚的马路旁找到了他。

出走的原因是老爷子在康复中心过得并不好,有时还会鼻青脸肿的。

阿娥在单位也过得很不好,那位技术和经营都擅长的“花瓶”成功取代了她,阿娥成为了单位乃至时代所抛弃的中年妇女。

打击接二连三,就像哪个中年女人的日子能够一马平川呢?

阿娥有个好姐姐,丈夫也是老年痴呆症患者。那位老姐姐却始终悉心照料,直到自己患上癌症不久于人事,她临走前祈求下辈子不要做他的老婆,她想让丈夫做下辈子做自己的老婆。

阿娥看着眼前的一幕,又想到自己的生活,感慨良多。

原来人生在世,放不下一个“情”字。

05

阿娥把在老人康复中心过得不好的公公,接回了自己的家里。

她去辞职的那天,公司电脑故障,她将脑子里的账本熟练翻出来,化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老板欣然同意了阿娥辞职,但实际上只给了她两个月的假期。

老公阿炳看到父亲回到家中很开心,自己也满面春风,曾经紧张的学员也在他的带领下顺利通过了考试。

眼见着日子一天天在好转,老爷子却突然溺水,即将咽气,就连女儿都等得不耐烦之际,他却康复如初。

不,是比原来更好了。他记起了所有的家人,却把自己采摘的花,都送给了阿娥。

三女儿没有收到花,却依然开心地干活。这时父亲也送给了她一朵花,并不再埋汰她满脸皱纹,他轻唤女儿的昵称,说她很漂亮。

一家人难得的其乐融融。团聚的时光很短暂,老爷子其实是溺水后的回光返照,也许,他心里有很多不舍,想要这样郑重又美好地与重要的人告别。

老爷子还是走了。阿娥惊讶地发现,天台上真的如公公生前所说,有很多的鸽子;丈夫阿炳不再唯唯诺诺,仿佛中年之后的他,更加阳光自信了;儿子也与女友和好如初……

琐碎的生活像满天台上飞舞的鸽子羽毛,你嫌弃它,就只能见到一地杂乱不堪的景象;你收拾好心情,微笑着仰起头,就能看到洁白无瑕的鸽子,它们平和、有朝气,好像翩翩飞舞般飞翔在天空,自由自在。

结语:

这部由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在年上演后引起一片好评。

影片用一帧帧朴实无华的镜头记录生活的同时,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阿娥这个经历生活的挫磨后,仍然挺直身板的女人,也缔造出这个有悲欢有离合、有冷漠有感动、有生活与工作的冲突与融合的家庭。

这是当时无数家庭的缩影,她是当时很多中年女人的写照。

《女人四十》的英文名字《summersnow》,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能理解其意义。

后来我想,这大概就是阿娥,也是我们这些中年女人的缩影以及高度概括:就算夜晚或无人角落里,曾经有很多委屈的、困惑的泪水,就算视觉上哪里都开始耷拉的中年女人,转过身就能像暖阳,和煦又充满元气,与每况愈下的日子斗争,不肯低头,努力拼搏,终将过得蒸蒸日上、热气腾腾。

这是冷与暖的转变与较量,更是不肯向生活中的困难低头认输的决心与斗志。

正如影片结尾的点睛之笔: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

以此送给每一位中年女人,共勉。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侵删)

大家好!我是作者袁七月时咖,喜欢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hl/699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