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动态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三十周年庆典

11月2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三十周年庆典暨“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论坛开幕式在焦廷标馆剧场隆重举行。五湖四海的校友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往昔,共襄盛举。

大会主持

庆典大会以《交傲·卅年》交通学院三十周年纪念视频拉开序幕,主持人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陈怡代表学院欢迎各位校友回家,也对各位嘉宾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

大会致辞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在致辞中表示,东南大学在近年的办学历程中,铸造了“以人才报国,以科学名世”的光荣传统。东南大学交通学科98年办学历史和交通学院30年独立办学历程是东南大学一直在家国担当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真实缩影。他强调,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群要担负好新时代的新使命,积极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共同推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嘉宾致辞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认为,建设交通强国,是一项长期的重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接续奋斗。同时,他肯定了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的可喜的骄人成绩。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作为呼唤新担当。他希望借此学科建设论坛契机,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继续加强合作交流,更好地促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校友致辞

校友代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亮围绕母校的今昔变化以及多年工作感悟发言。张亮校友是年硕士毕业离校,到今年整整20年,此番重返母校交院,他感慨于如今学院的一流的教学、科研、学习的硬件条件,大楼里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建设,让人有家一样的温馨与温暖。30年砥砺奋进,30年桃李芬芳。他表示,交通学院走过的30年,是奋发进取的30年,也是人才辈出的30年。学院培养出的毕业生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行业内得到了高度认可。作为东大交通毕业的校友倍感骄傲与自豪。他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东大烙印,工作始终铭记母校“止于至善”的校训,铭记学院老师们的教诲和希冀。作为交通学院的学子,无论毕业多久,无论身在何方,他都感谢学院的培养,心系母院发展,也将力所能及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友祝福

此次交通学院三十周年庆典同样牵动着无数校友的心。有些校友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他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发来祝福。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校友,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校友对学院的30周年庆送来了祝福,细数交通学院30年来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学院的培养表达了感谢。

校企合作

交通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校友的大力支持。值此三十周年庆典之际,一批企业与交通学院继续加强合作,一批校友回校反哺捐赠,助力学院发展。庆典大会上分别为合作企业单位、优质就业基地授牌,为校友颁发捐赠证书。

杰出贡献奖

学院特别设立了交通学院三十周年庆“杰出贡献奖”,感谢为学院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代表:

●原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年运输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邓学钧老师

●年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首任系主任,年交通学院首任院长陈荣生老师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创始人、学科创建人之一徐吉谦老师●原港航工程系主任、交通学院副院长周福田老师

●原桥梁工程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叶见曙老师

之后,道路工程系主任马涛、岩土工程系主任章定文、交通工程系主任任刚、港航工程系主任徐宿东、桥梁工程系主任熊文上台为老师们献花并合影留念。

院长号召

庆典最后,交通学院陈峻院长向在场嘉宾系统介绍学院三十年整体发展情况,并与在场33所高校院系院长书记一同号召以交通强国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培养新时代交通运输领军人才为己任,共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力量。

主题论坛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还举办了“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论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裴岷山三位交通领域专家学者分做主题论坛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

《关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

《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裴岷山

《关于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考》

会后,交通学院还在焦廷标馆大剧场举办了“交傲“——交通学院三十周年庆晚会。晚会分“往昔为基”、“诚守初心”、“再续华章”三个篇章,梳理了从建国初期学科奠基人的筚路蓝缕到交通运输工程系的成立,再到新世纪新时代赋予交通人的交通强国使命的学院发展历程。

学院简介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成立于年,其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纪20、30年代的国立东南大学交通运输系及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路工组、50至80年代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的道路教研组、年成立的运输工程研究所、年成立的交通运输工程系。

年、年,在连续两轮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选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多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余项。积极参与国家城市交通“畅通工程”、高速公路、长江大桥、地铁工程、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科技攻关项目,近五年的科研经费近6亿元。年以来,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部;近五年发表论文余篇,被EI、SCI、ISTP收录的论文1余篇,发表专利近项。

学院拥有一支以创新团队为依托,以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领域专家组成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为核心的高水准学术梯队。

内容来源:东南大学新闻网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yfzw/6952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