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极速成长系列6关于35岁危机

大家好,我是Tina。

这是21天极速成长系列的第六天。

这个系列的每篇文章都会很长,一期一个主题,会掰开揉碎讲清楚。

今天咱们开始讲第六天的干货——如何克服35岁危机。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来讲35岁危机。

我今年正好35岁,从25岁的焦虑迷茫,到35岁淡定从容;从打工人到创业者,我还是有很多话想跟你说。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很多领域35岁成了一道隐形的分水岭。

很多招聘都只要35岁以下的,很多人才政策也要求低于35岁,一些大厂也总是优化35岁以上的员工。

感觉35岁的人就不配出现在职场上了。

不只在事业上危机,在其他方面也不好过。

上有老下有小,感觉就像汉堡包中间的肉饼被生活狠狠拿捏。

身体也不如之前抗造了,脱发、皱纹、疲惫都来了。

感觉到了35岁,人生就只剩下难了!

我今年35岁。

曾经的我以为,三十五岁就是一个“老人”了。

可真到了这个年纪才发现自己的好时候才刚刚开始。

但是回想我二十八九岁的时候,那可是真焦虑。

就怕自己过了30、到了35浑浑噩噩、一事无成、没有未来。

但现在的我每天都很充实,内心笃定又从容,对每一天都充满期待。

你肯定会好奇,从焦虑到自如我到底经历了啥,为啥我就没有35岁危机呢?

今天我就把经验都分享给大家。

文章会讲3个方面的内容:

35岁的事业观

35岁的财富观

35岁需要做的一些心态调整

内容很多,所以文章会有点长,你可以码住收藏,焦虑的时候就拿出来给自己找找方向。

一、35岁的事业观

这么多年摸爬滚打,关于事业,我真的有3条真相必须分享给大家。

真相1一定要学会建立个人品牌,树立领域人设

之前罗振宇和俞敏洪连麦聊过35岁天花板这个话题。

他们都认为,从人的一生来看,35岁是一个人最有智慧、创造力最好的年纪。

但由于时代产业的飞速发展,我们不得不面对35岁职场分水岭这个局面。

他们俩还有一个共同点观点——

到了35岁跳槽应该是别人主动来挖你,而不是你继续投简历。

也就是说,当你到了35岁,你在职场和行业里,至少应该有一些影响力,能够被猎头发现、被别人推荐。

这个影响力来自于你的绝对长板,也就是说要把你的优势无限放大,让它成为别遥不可及的天花板。

这个长板可能是你的专业能力,也可能是你的高情商、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会形成你的个人品牌和人设,让你拥有更多机会。

那也有人会说,我在职场上就是很平平无奇,是不是活该被35岁危机折磨,没有出路呢?

不是的,好好培养下面这些能力,同样可以帮你渡劫。

真相2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斜杠能力

有的职业越上年纪越吃香,比如医生、老师、律师,

也有的人选到了很好的行业做到不错的位置,未来的天花板无限高,

这些人的危机感可能会弱一些。

但如果你的职业有点吃青春饭或者天花板就在眼前,那你真的需要培养自己的斜杠能力。

啥叫斜杠能力?

斜杠这个词出自《双重职业》这本书,它是用来指代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简单来说就是,搞事业也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我自己是从29岁开始斜杠,也是从那时起,焦虑、危机感被一点点治愈了。

那要怎么做才能拥有这种斜杠能力呢?

从主业中寻找斜杠

我之前是做记者的,后来在强做品牌经理,这些都和写作、传媒相关,所以我的斜杠就是作者、自媒体人。

你会发现这些身份其实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为如果已经有一份全职工作,想跨界到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行业还是挺难的,而且之前积累的那么多经验白白放弃也很可惜。

所以,我们可以从主业中寻找斜杠,主业副业相辅相成,这样也更容易成功。

从业余爱好中寻找斜杠

很多人斜杠的起点,都是兴趣爱好,比如我身边有朋友一开始是自己练瑜伽,后来报了教培班、做了瑜伽教练,

也有人喜欢做烘焙,自己搞了社群卖手作蛋糕面包,他们都做得风生水起,而且做自己喜欢的事特开心。

多看多学,深度模仿

如果你的主业不好发展副业,你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你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找可以模仿的对象,然后跟他学习。

平时多看、多学,你的思路和格局都能打开。

当然,斜杠能力也不是说有就有的,当你确定方向之后,还是需要刻意练习、坚持长期主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靠得住的斜杠能力。

真相3一定要积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ys/698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