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镶嵌在皱纹
作品简要
年12月中旬,中国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和最大容量的纪实文体旗舰刊物《中国报告文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坚守生命的红线》——准能集团安全文化纪实,该文章近字,分8个篇章,由准能集团公司行政处杜永先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杜亮亮共同撰写,是一篇站在职工视觉讲述准能集团安全文化纪实的报告文学作品。文章有一大部分内容讲述的是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的真实感人故事,有上世纪90年代初的“名梁山好汉”,有炎炎夏日矿山送清凉,还有矿山一线抗疫的真实事件……今天情聚矿山继续带你一起慢慢感悟!!!点击下方小喇叭收听
播音/薛棋文
音频制作/张旭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坚守生命的红线》第七章(镶嵌在皱纹里的笑容)①,文章这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准能集团因安全文化所带来的安全效益。还记得准格尔煤田最初开发时期吗?这里没有菜吃,我们的职工开着车要到多公里外的呼和浩特市购买,那个时候不讲究菜的品质,有菜吃就不错了,职工食堂饭菜相当简单,早餐包子、稀饭、油条、豆浆等以填饱肚子为主。相隔40年过去了,职工的饮食从大排档式变成了可口营养的健康精点美食,早餐配备丰盛的蛋糕、果蔬、面包、蛋奶等。餐厅,招待所的服务员不再是系着围裙,插着油手,大喊大叫,而是穿着整齐庄重的工作服装,彬彬有礼。他们如今不是服务员,是准能集团公司礼仪形象代言人。服务有温度,用标准来说话!标准的待人接物,标准的台面摆放,标准的微笑,标准的坐立行走。当你走进准能集团公司的宾馆、餐厅等处,你看到的是矿山坚强的后盾,展现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行政处党委副书记李秀骄傲地说:“当你接过她们端给你的一杯茶的时候,享受的还是一名艺术家的服务。”为什么这样说?他们没有高大上的学历,没有精湛的技术,是什么让他们脸上充满自信的笑容?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美丽的容颜绽放?原来,这些姑娘们会朗读,会写诗,会弹古筝,还会书法绘画。凡是过往,皆是序章!看似离开了生产一线,其实是走向了另一个工作现场,作家不能只局限于一种生活,要在相同的环境中感触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从而高于生活,才能挖掘和创作出更经典的作品。详细内容请听本期音频。策划:杜亮亮往期回顾1.原文丨《坚守生命的红线》——国家能源准能集团安全文化纪实2.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穿越:绿色矿山的前生⑴3.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穿越:绿色矿山的前生⑵4.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倾听:名矿工的“好汉歌”⑴5.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倾听:名矿工的“好汉歌”⑵6.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倾听:名矿工的“好汉歌”⑶7.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倾听:名矿工的“好汉歌”⑷8.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血染的红线,绣起鲜红的党旗⑴9.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血染的红线,绣起鲜红的党旗⑵10.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一封家书传递在远方⑴
11.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一封家书传递在远方⑵12.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一封家书传递在远方⑶13.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生命绽放的礼炮响彻在空中⑴14.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生命绽放的礼炮响彻在空中⑵15.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笨拙的手笔写下历史的长诗⑴16.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笨拙的手笔写下历史的长诗⑵17.听吧丨《坚守生命的红线》——笨拙的手笔写下历史的长诗⑶中国报告文学
《中国报告文学》杂志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月刊,也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机关刊物,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和最大容量的纪实文体旗舰刊物。《中国报告文学》传承报告文学真实性、文学性、人民性的优良传统,将成为独树一帜的时代记录者,为共和国新时期发展腾飞作最忠实的文学表达。以“立足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传达民众心声、张扬人间正气、建立高端平台、培养文学新人”为办刊宗旨,于9年10月即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之际创刊面世。《中国报告文学》传承报告文学真实性、文学性、人民性的优良传统,将成为独树一帜的时代记录者,为共和国新时期发展腾飞作最忠实的文学表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ys/69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