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穴位面膜祛斑去皱纹法令纹中医穴位
血瘀体质常见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常随瘀血阻滞脏腑经络部位病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多半是因为情绪意志长期抑郁,或久居寒冷地区,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以身体较瘦的人为主。
血瘀体质发病原因
1.七情不畅
肝主疏泄喜条达,若情绪长期抑郁,肝失疏泄,气机瘀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或恼怒过度,肝郁化火,血热互结,或血热煎熬成瘀。“心主血脉”,“脾统血”,思虑过度,劳伤心神,易致心失所养,脾失统摄,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溢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
2.寒冷侵袭
气候骤冷,久居寒冷地区,寒邪侵袭人体,经脉踡缩拘急,血液凝滞,即寒凝血瘀。
3.年老体弱
脾胃虚损或肾阳虚衰,气虚鼓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血液瘀滞,即气(阳)虚血瘀。
4.久病未愈
久病入络,血脉瘀阻,血行不畅;久病正气亏损,“气不摄血”,血行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
血瘀体质易患疾病
1.心脑血管疾患:冠心病、中风。
2.周围血管病:脉管炎、坏疽。
3.呼吸系统疾患:肺栓塞、肺水肿、肺纤维化。
4.神经系统疾患:抑郁症、狂躁症。
5.内分泌系统疾患:高血压、痛风、糖尿病、肥胖症;消化系统疾患:胃痛、慢性胃炎、便秘。
6.生殖泌尿系统疾患:肾炎、癃闭。
男:前列腺增生、阳痿、性功能低下;
女:初潮出现晚、闭经、痛经、月经失调、不孕、少乳、乳腺增生;皮肤疾患:皮肤色素沉积、紫癜、黄褐斑、雀斑、皮肤干燥综合症;五官疾患:眼底出血、视力减退、眼易疲劳、听力减退、鼻嗅觉降低、唇青紫。
7.血瘀体质常见美容问题:干性皮肤多见,面色口唇晦暗,容易生雀斑、黄褐斑、留疤印,黑眼圈,头发枯槁生长缓慢等。
血瘀体质养生
调养原则:疏肝活血,行气化瘀
环境起居:血得温则行,居住宜温不宜凉;
精神养生:精神养生对血瘀质尤其重要。多和乐观开朗的人在一起参与团体活动。培养一些兴趣,让自己沉浸在一种爱好里,体会聚精会神的乐趣。
起居养生:早睡早起是非常重要的,血瘀主要是因为肝气不舒,子时之前睡觉才能保证肝血更新。
食物调养:
宜:多吃活血散结、行气疏肝的食物:黑豆、黄豆、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橙、柚子、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茶、绿茶、红糖、黄酒、葡萄酒等。
忌:少食生冷滋腻食物:螃蟹、西瓜、菊花、肥猪肉、油腻食物、寒凉食物。
茶:补气活血的茶材:黄芪、党参、玫瑰花、月季花、山楂、银杏叶茶。可适量饮用葡萄酒。
药:食用中药:桃仁、红花、生地黄、赤芍、当归、茜草、丹参、山楂等。
穴位保健:
(1)血海穴位于: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功效:补气要穴。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气海穴具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的作用。
按摩法: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血海穴及内关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2)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功效: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
按摩法: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血海穴及内关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ys/69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