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元宵了,想起爷爷奶奶做的芝麻馅儿汤
吃
元
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Festival)、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上元佳节赏灯、吃汤圆、与家人一起猜灯谜都是必备的项目。
今年元夕在海外,而我们牵挂的人们都在千里之外,月圆人不圆。
不过,现代社会通讯发达,有很多种方式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我们不仅可以望着同一轮当空朗照的皓月以寄托那浓得化不开的相思之情,更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跟家人进行语音、视频聊天。奶奶慈祥的脸庞、爷爷鬓角的白发、妈妈一刻不停的唠叨、爸爸爽朗的笑声,还有,恋人载满了一汪春水的眼睛都可以穿越屏幕来到身边。
犹记得去年今日,知道我喜欢吃自己家做的芝麻馅,快80岁的奶奶一大早就起床开心的忙碌起来,磨芝麻、揉面、熬糖样样都亲力亲为,她的手粗糙、干裂,还长了许多老年斑,但我看到的是一双无比温暖完美的手,岁月是技艺高超的雕塑家,将奶奶的手塑造成卓绝的艺术品。
看到我从房间走出来,她对着我笑,就像人间四月天,春风拂面,她脸上的每一道皱纹不仅展示了岁月的磨砺,更是对晚辈深深的关爱,每一道沟壑都是为我们操的心、流的泪、受的苦。
我的奶奶,怎么就老了呢?还好,有爷爷陪着她一起变老。“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每年的元宵节晚上,一家人一起吃完代表团圆的汤圆之后,都会去当地的庙会逛一逛。各种琳琅满目的小吃、杂玩、灯笼,应有尽有。最出彩的当属庙会上的彩灯了,民间艺人各显才能,水中灯、山上灯、树上“鸟”,湖中“蛙”,人物灯、动物灯、瓜果灯、戏剧脸谱走马灯、木制龙头雕刻灯……灯中有景,景中有灯,湖光山色,亭台水榭与“灯”融为一体,形成灯景交融,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让人流连忘返。
吃一圈儿、玩儿一圈儿、走一圈儿,就该去桥上放孔明灯啦。爷爷奶奶很浪漫,每年都会在孔明灯上面写下各种祝福语。
我印象最深的有三次。
第一次
年元宵,刚经历了08年地震,爷爷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次
年他们结婚70周年,奶奶托我在网上找了好多浪漫表白的句子,元宵的时候在孔明灯上写道: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赤裸裸的秀恩爱!哼!
第三次
去年,爷爷写到:愿小孙女儿平安快乐。
今年我不在他们身边,吃不到他们亲手做的元宵,但是还好,在PKM项目上有同样用心给我们过节的大厨们提前几天就开始忙碌着准备汤圆。一样的手工芝麻馅,一样的心意和祝福。
没有家人,但是有同样用心关心我们的领导和同事,有约好一起在项目上放孔明灯的朋友。这个元宵,我很期待。
元宵快乐!
文字:李雪梅
编辑:雷晶
审核:刘衍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wh/69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