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进入高发期,每年超29万人死亡,这些
来源
基层医师公社Ryder
警惕!流感进入高发期,今年流感病例比例竟然高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今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信息,全球每年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万~万重症病例和29万~65万人死亡。
我国内地流感监测结果显示,近期我国南北方均已进入流感冬季高发季节,医院报告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比例高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往年高峰水平,且仍呈上升趋势。
近日,医院儿科爆棚,医院儿科就诊甚至排队要排8~9小时,今年流行的这种病毒尤其凶猛,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
关于流感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视频来源: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主要症状及发展情况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等症状。患者体温一般高达39℃~40℃,高热往往持续3~4天。
流感能加重患者原有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引起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在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全球每年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万~万重症病例和29万~65万死亡。
怎样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潜伏期大约为1天,起病不急,以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
流感:潜伏期大约1~3天,起病大多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冷、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头痛、咽干咽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
如何预防冬季流感?目前来说,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仍是接种流感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除此之外,还要做到:
勤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之后,在就餐前或者接触污染的环境之后,要注意洗手,多洗手,彻底洗手。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勤通风
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和良好的通风状态也是非常重要,注意打扫居室、开窗通风。
多喝水
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同时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
少去人流密集地
尽量减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减少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如果像家庭成员需要照顾的尽量要佩戴口罩。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同时做到作息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哪些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属于国家规定的二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症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建议以下重点人群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以保障健康:
①60岁以上老年人;
②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③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6月至18岁);
④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⑤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⑥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
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
⑧在写字楼或其他密闭空间工作的人员和经常出差或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哪些人禁止接种流感疫苗?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种流感疫苗,比如说以下几类人群是禁止接种的:
①对鸡蛋及疫苗中其它成分过敏者;
②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
③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④慢性病急性发作期;
⑤严重过敏体质者;
⑥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情形。
这些流感误区要注意打了疫苗就高枕无忧?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每年的疫苗都是根据当年的流行毒株进行研制。因此建议每年接种新的流感疫苗。
喝中药能防流感?
专家称,部分中药是有抗病毒的作用,但作为药物同样存在副作用,且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要对症用药,避免出现不适。因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血管外科专家推荐:一个方子将血管壁清理的干干净净!千金难求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昌伟说,有一种可怕的东西,它可能出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
它的存在,是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它会越长越大,导致我们偏瘫甚至失去生命,它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或多或少都会有斑块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斑块也在增多增大。
一个地方有斑块,不代表着只有一个地方不好,血管遍布全身,有一个地方出问题有症状,意味着全身其它部位的血管或多或少的也有问题,只是还没有堵塞得很严重。
▲刘昌伟,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它被比作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看完你就明白了斑块被比作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隐形杀手”,血管内如果有了斑块,我们就一直处于不知道的危险之中。
斑块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病人往往没有十分明确的症状,但是斑块形成以后引发的这些继发病变往往是突然发生的,有时甚至能在几分钟之内夺去人的生命,让人猝不及防。
所以说“小”斑块蕴含“大”危险。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4大症状牢牢记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寻找斑块的“蛛丝马迹”,及早防治,避免悲剧发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微小的症状来初步判断体内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
1胸部疼痛胸部疼痛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典型症状。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应血液的主要渠道,一旦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就会影响心肌供血。
斑块形成早期体积较小,对血流影响不大,但是有可能会造成无症状心肌缺血;中晚期的斑块体积较大,会阻碍心肌供血,引发心绞痛,严重者完全阻塞血管,就会引发心肌梗死。
2头晕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信号。我们的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因此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初期就会出现神经衰弱、情感异常、判断能力低下等一系列症状。
其中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头痛、嗜睡、记忆力减退、易疲劳等。
3耳鸣耳聋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耳鸣、耳聋等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有可能预示着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
因为我们的内耳感受器对缺血缺氧非常不耐受,对缺血缺氧比心肌更为敏感,一旦有斑块阻碍了内耳的血液供应,很快就会引发耳鸣、耳聋的症状。
4耳垂皮肤皱纹美国医学家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凡死于冠心病者,耳垂皮肤几乎都有一条皱纹,给耳垂有皱纹的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时,也发现其中90%的人冠状动脉中存在粥样硬化斑块。
专家指出,耳垂由结缔组织构成,对缺血十分敏感。当动脉血管中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液微循环出现障碍时,耳垂就会出现皱纹。
只需一个方子将血管壁清理干干净净!
刘昌伟专家谈到,如果已经患有血管壁硬化时,也就是已经患了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时,一个神奇的方子,可将血管壁清理干干净净,赶紧看看吧!
原料:丹参、天麻、田七、西洋参、何首乌、山楂、瓜蒌壳。
做法:
1.丹参、天麻、田七、西洋参、何首乌、山楂、瓜蒌壳这七味药的分量都是相同的,20克就全部是20克,40克就全部是40克。然后将这七味药全部放在一起打成粉。
2.将打成粉的七味药用一个比较好的可以密闭的防潮的保鲜盒里(防止药物霉变)然后每天早上一小勺,晚上一小勺。
经常出差的人也可以将药粉装在“零号”的空胶囊壳里(药店有售),早上吃五颗,晚上吃五颗。
这道方子将血管壁清理的干干净净了,血管的管腔就变大了,血流就通畅了,心肌的细胞就能得到血液供应了,也就不会因为心肌缺血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发生心绞痛了。
权威专家推荐的这个方子学会了吗?坚持服用可以赶跑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将血管清理的干干净净。
这么好的方子难得遇到,赶紧发给朋友们看看吧!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骨肽注射液说明书有没有介绍用药注意事项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wh/69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