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上面部动态皱纹的疗
回顾性分析自年4月至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医院眼科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上面部动态皱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1.0~4.0U/点。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
1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5岁,平均40.53岁。患者做面部表情时表现为额纹,眉间纹及鱼尾纹加深,部分患者伴有鼻背横纹。
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注射时避开生理期。
排除标准:(1)排除神经肌肉病变(包括肌无力,面神经瘫痪,上睑下垂)。(2)心血管疾病及凝血异常。(3)注射部位感染及损伤。(4)患者15d内使用抗凝药物及氨基糖苷类药物。(5)6个月内有妊娠计划者。
2方法2.1药物配制
采用A型肉毒毒素50U/瓶。使用5.0ml注射器,抽取1.25ml生理盐水,注入瓶内,充分溶解后,配置终浓度为40U/ml备用。使用30G胰岛素针筒,根据需要分次抽取注射液注射。
2.2操作步骤
患者于坐位时设计注射点,然后于仰卧位开始注射。分别注射额部(额纹)、眉间(眉间纹)、眼周(鱼尾纹)、鼻背纹。
2.2.1额部
嘱患者抬眉向上注视,在额纹两端边界处标记定位点。在额纹最明显处间隔1.0~2.0cm分别标记注射点。注射位置距离眉毛上缘应≥2.0cm,距离发际线≥1.5cm。进针尖方向朝向发际线方向,与皮肤呈45°进针,注射于皮下浅层,1.0~2.0U/点。有挑眉习惯者在眉峰上缘1.5~2.0cm处各增加注射1.0~2.0U。额头较高者设计2排平行的注射点。
2.2.2眉间
嘱患者做皱眉动作,在皱眉肌头部隆起处标记注射点位,尾部肌肉凹陷处标记注射点位。降眉间肌隆起处标记注射点位。注射时垂直进针,进针深度约为针头长度的1/3,触及骨壁后适当退针。注射时示指稍用力按压在眶骨下侧,以免向下渗透,注射剂量为1.0~4.0U/点。
2.2.3眼周
嘱患者做眯眼或大笑表情,对“鱼尾纹”距离外眦角1.5cm处标记,以上,根据需要标记1~5个注射点。注射时针尖朝向颞侧,注射于皮下浅层。每点注射1.0~3.0U,对“鱼尾纹”较长的患者设计2行注射点,间隔1.0cm。
2.2.4鼻背纹
在鼻背皱纹最明显处进针,针头指向鼻背位置,左右各注射1.0~2.0U。
2.3评价指标
2.3.1有效率评价
采用皱纹严重程度评分作为效果评价指标[2]。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拍摄照片并由专人对所拍摄照片进行皱纹严重程度评价。治疗后与治疗前分级差值≥2记为显效,差值为1为有效,无差值为无效。
2.3.2满意度
注射后6个月患者对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皱纹改善程度、表情自然程度、舒适度、维持时间(>4个月)、是否愿意重复治疗5项内容,满意记1分。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满意;<4分为不满意。
3结果所有部位注射后皱纹均有明显改善,注射总剂量为(27.95±4.64)U。各部位注射的注射剂量及有效性评价结果详见表1。
表1各部位注射剂量及注射后的有效率
总体有效率均为%。其中额纹、眉间纹、鱼尾纹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鼻背纹注射剂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58,P=0.11),考虑样本量过小(n=18),为抽样误差所致。
4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注射剂量与患者年龄以及皱纹严重程度并无统计学差异。面部的老化是由于骨组织的吸收,脂肪等软组织的减少,皮肤质地改变及肌肉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变化[6]。因此在改善面部皱纹时不应简单的从皱纹严重程度来制定注射剂量,而是应着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jhsl.com/zwqc/697254.html